第508章 鼓励生育-《求生在西晋末》
第(2/3)页
“相比于中原一个州两三百万人的数量而言,辽东人口还是太少了!”
华夏自古就有重视人口增长的传统,人口多寡更是衡量一个王朝是否达到盛世的重要标准。
而在一个家族中,子孙众多更是多福多寿、家族兴旺的重要体现。
而卫朔重视人口问题,除了受传统文化影响外,其中还有非常实际的需求。随着辽东农工商发展,人口不足已渐渐成为制约辽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。因此,鼓励人口生育,已成为当前辽东最重要的政策之一。
托推广高产作物的福,未来华夏人口至少要达六千万以上才算勉强合格,若是能超过一亿那就更好了。
这并不是卫朔在妄自尊大,而是有一定理论支持。
在现代时,卫朔曾经在网络上看见过一个有趣的帖子,讲述的是古代人口数量与粮食物种的关系。
众所周知是人都要吃饭,因此粮食的多寡与人口数量有着密切关系,在不考虑其他原因的情况下,粮食供给越充足,人口增加也就越快,当地承载的人口数量也就越多。
在秦汉隋唐时期,由于华夏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,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粟、小麦为主,在这个时期稻谷虽然也存在,但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。
因此影响人口数量多寡的主要是粟、小麦的产量,华夏人口在小麦、粟的作用下达到第一个高峰,即六千万人!
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后,北方经济以及农田水利设施遭到重大破坏,到了北宋时期,华夏经济开始从北方转移到南方。这时稻谷取代了原本小麦的作用,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。
从宋朝开始,江南的粮食产量渐渐超过了北方,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。而且由于稻谷亩产量远高于小麦和粟,同时南方某些地方又种植两季或者三季稻,使得华夏人口基于稻谷产生了第二个高峰。
人口数量一下子从六千人突破到一亿左右,这是一次巨大的超越。
明朝中期以后,随着玉米、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华夏,华夏人口再次迎来第二次高峰,人口一下子突破到四亿之多。
由此可见,粮食作物对人口数量的重大影响。眼下高产作物提前进入华夏,必然要对人口产生有利影响。
当然了,四亿人口或许夸张了,八千万到一亿左右应该是个合理数字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