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-《求生在西晋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于是在卫朔的坚持下,众人一行直奔大德高僧宣讲佛法的所在地——即法华寺。

    一路走来卫朔发现人迹寥寥,可见佛教在辽东被阐教压制的有多厉害。

    卫朔一行人数众多,又有全副武装的侍卫随行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来人身份不简单。

    正在寺内宣讲佛法的佛图澄突然睁开双眼,对身边法华寺住持智远大师道:“今日有贵客临门,**到此结束。”

    对于佛图澄‘预言’有贵客临门,智远大师没有一丝怀疑,知道对方不但佛法精湛,而且神通惊人,事实上法华寺众僧早已多次领略佛图澄大师的神通。

    “住持,不如随我一同前往迎接贵客如何?”

    说着佛图澄不待智远大师拒绝,便起身往大门走去。智远大师不敢怠慢,立即领着寺内众僧徒紧随其后。

    直到智远大师来到山门口才发现佛图澄所言‘贵客’竟是大司马本人,其不敢怠慢忙带着数十名僧众迎了上去,并双手合十道:“智远恭迎大司马尊驾!”

    卫朔含笑还礼,除了少数欺名盗世之辈外,他对于真正的大德高僧是心怀敬意的,要不然也不会听了佛图澄的大名就迫不及待前来拜访。

    佛图澄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,活了一百多岁,深受历代佛教徒钦敬,有‘神僧’之美誉!

    佛图澄是西域人,九岁时在乌苌国(今巴基斯坦境内)出家,为东渡传教,他长途跋涉来到汉地的佛教“圣地”敦煌,住寺多年。

    晋怀帝永嘉四年(公元310年),79岁高龄的佛图澄来到洛阳,隐居4年后,83岁时才开始了其人生中最“辉煌”的时期,经过他的努力,彻底改变佛教在北方的地位。

    佛图澄利用他的‘神通’赢得了石勒、石虎的重用,又凭借这层关系,使佛教在华夏历史上首次被最高统治者作为真正信仰所崇奉,上升为“国教”。

    佛图澄建造佛寺多达893座,收弟子数千人,其中很多著名弟子都为佛教在华夏的发展做出了“巨大贡献”,影响可谓空前绝后。

    历史上佛教虽在汉明帝时就传入华夏,但仅在民间流传,又因官府“只许胡人立庙,不许汉人出家”,使得佛教影响并不大。

    直到佛图澄来到之后,在八十三岁高龄时担负起宣扬佛法的重任,才彻底改变佛教的尴尬处境。由于当时恰逢胡虏作乱中原,佛图澄以超卓的眼光选中了石勒,然后在石勒的支持下,使佛教一下子成为羯胡内最大的宗教势力。

    原本佛图澄看到佛教在中原愈发兴旺,内心十分欣慰。然而随着辽东崛起,再加上阐教的强势,让他很快就意识到佛教在中原的兴旺不过是昙花一现。未来随着辽东军南下,佛教一定会随着羯胡覆灭而宣告败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