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6章 汉奸录-《求生在西晋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卫朔不由大笑起来,李矩这个书法世家出身的大族子弟还真有点意思,这时他又瞧见了立于李矩身后的年轻人郭诵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述之啊,果然还是一表人才,这次跟随世回入我辽东,不知有什么打算?”

    “回大司马,臣愿进入大学堂进修一段时间。”郭诵恭敬地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嗯,看来述之有大抱负,如此某就拭目以待了。”

    与李矩寒暄之后,卫朔就一手拉着其胳膊,在众人前呼后拥中回到城内。

    由于这是首次有地方豪杰主动进献地盘,因此辽东上下给予李矩很高的礼遇。

    卫朔在政事堂内正式接见李矩,接过对方进献的奉表,算是完成了最后仪式。

    “世回或许觉得自己不过进献了三郡之地,没什么大不了,岂不知尔所作所为不在于进献土地大小或人口多寡,其本身蕴含的意义怎么褒奖都不为过。你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,日后史书上必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!”

    “大司马,过誉了,臣在司州得知自己与祖镇西并列为民族英雄,高兴、兴奋、自豪之余,臣又惶恐不已。与功高盖世的祖镇西相比,臣功劳寥寥,才华又不足以保境安民,于当今大争之世之中,非雄才大略如大司马者不可力挽狂澜。”

    “臣私下里思来想去,越来越觉得难以承担起护佑三郡之民的重担。将三郡托付给辽东之后,臣将效仿刘公进入大学堂教书育人,万望大司马能给予方便。”

    李矩牢记之前侄儿郭诵提醒,一心效仿刘琨。当年刘琨交出并州后,主动进入大学堂任职不再插手任何政务,结果这么多年来不但赢得辽东上下一致称赞,还越活越滋味。

    “世回要是去教书育人可就有些浪费人才了!”

    赞叹之余,卫朔话锋一转又道:“不过,考虑到世回刚来辽东,对这里的一切不是很熟悉,先到学堂缓冲一下倒是个不错的提议。等日后时机成熟了,某再请世回出山助我一臂之力。”

    卫朔是真不希望李矩就此混迹于大学堂,他与刘琨不同,虽然名声上远远不如刘琨,但在治政安民上却很有一手,是世家子弟中难得的治世人才。

    “正好当下刘公他们正在编纂一部书,正跟某抱怨人手不足,世回到了幽州大学堂正好可以帮上忙。”

    “哦?不知刘公正在编纂什么书?”李矩颇为感兴趣道。

    “《汉奸录》,既然有民族英雄,自然会有民族败类,我们在褒奖像世回、祖公这样的民族英雄时,也不能放过那些助纣为虐的民族败类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