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王府-《南宋之我主沉浮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吴邵刚想到的是巨大的开销。

    成都府城距离开封府城两千六百里地,将节度使衙门等主要的官署,以及人员搬迁到开封府城来,开销是不少的,而且这样的搬迁,还要考虑到百姓的感受,可谓牵一动全身。

    大军正在征伐,这个时候搬迁,是不是合适。

    不过吴邵刚的担忧,被李庭芝等人轻松化解。

    搬迁利用春节的时候进行,主要需要搬迁的就是节度使衙门以及云川学府等等,其余的官署不会有什么变动,节度使搬迁到开封府城之后,成都府城作为四川行省制置使衙门所在地,与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。

    因为吴邵刚一直都是强调厉行节约的原则,加之节度使衙门真正扩建变动的时间不是太长,故而搬迁不是太复杂的事情,而且李庭芝早就做好了一些准备。

    其次就是军队搬迁的事宜,合州御前诸军以及鼎坤军,其指挥署不可能继续设立在成都府城,必定会搬迁到开封府城,不过军队的搬迁,比起官署的搬迁,要简单很多。

    主要麻烦的还是家眷搬迁的事宜,这一点更是简单,谁家的孩子谁家抱,官员家人的搬迁,悉数都是自身负责,魏王府将会在开封府城划出专门的府邸,提供给官员住宿,这些府邸,明码实价,买不起的官员,就租住,买得起的官员,就拿出银子来。

    当然,身为魏王的吴邵刚,是不需要掏银子的。

    所有搬迁的事宜,务必在来年二月之前完成,不得扰民,不得耽误春耕。

    听见李庭芝的安排到了如此细致的地步,吴邵刚没有理由表述反对了。

    吴邵刚其实明白深层次的原因。

    大宋朝廷是不可能搬迁到开封府城来的,大概贾似道也没有那个底气,而设置在开封府城的魏王府,必定成为吸纳天下人才的地方,不知道有多少的能人志士,将前往开封府城而来,将归属于魏王府门下。

    这恐怕才是李庭芝等人想着在开封府城设立魏王府的真正用意。

    商贸等事宜更是不用担心,已经有不少的商贾,跟随大军前往开封府城而来,在这些商贾的眼里,越是早到开封府城,越是能够赚取到银子,毕竟这里是大宋曾经的都城,是天下最为繁华和富庶的地方。

    吴邵刚同意了李庭芝等人的提议之后,忙碌马上就开始了。

    春节已经不可能安心的度过了,吴邵刚的家人,节度使衙门、云川学府以及合州御前诸军、鼎坤军的指挥署,先开始搬迁,而负责此次搬迁的主力,则是即将驻扎到开封府城外围的五万合州御前诸军将士。

    有了将士的参与,搬迁的度快了很多。

    先期抵达的两万将士,部分被抽调到府城内,开始对府城进行休憩。

    被蒙古官员占据的府邸被腾出来,或者作为官署,或者作为府邸,不管是官署还是府邸,里里外外都是要修葺的。

    魏王府更是重点,是必须要精心修葺的地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