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正言顺-《南宋之我主沉浮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马华轩的回答,出乎了吴邵刚的预料。

    马华轩认为,现如今的局势,完全没有必要去收复京西南路与两淮等地,这样做也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效果,蒙古大军都集结在这些地方,而且士气高涨,更加重要的是,驻扎在京西南路与两淮的不少朝廷大军,也归顺了蒙古大军,让蒙古大军的力量得到增强。

    马华轩认为,大军可以朝着东面或者是北面进军,最好的选择是朝着北面进军。

    吴邵刚一边听,一边微微点头,看来马华轩此人不是废材,还是有着不错的认知能力的。

    从马华轩的回答之中,吴邵刚也听出了一些端倪,那就是京城里面不少的大人,恐怕已经明白他吴邵刚的志向,只是嘴上不说出来罢了。

    与马华轩交谈完毕,吴邵刚邀请马华轩留在四川,马华轩自然是没有拒绝,表示愿意留在四川,愿意为吴邵刚效劳。

    接着,马华轩也专程去了皇宫,在皇宫的外面跪拜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形,吴邵刚已经不感觉到奇怪了,从云川学府来的不少读书人来到开封府城之后,都是专程到皇宫去跪拜,就连将制置使衙门搬迁到开封府城来的吴绍武,也专门到皇宫外面去拜祭了。

    十二月中旬,吴邵刚被皇上敕封为魏王的诏书,诏告了天下。

    吴邵刚自然也知晓了。

    这一则诏书,让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异常的喜悦,按照朝廷的规矩,被册封为魏王的吴邵刚,已经可以开府建衙,任命官吏,而且王府的设置,就好比是一个小朝廷。

    以节度使衙门来统领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河南行省的诸多事物,总是说不过去的,毕竟吴邵刚只是云川节度使,不过以王府来统领这些地方,那就完全可以了。

    郝经和张文谦随即提出建议,既然皇上和朝廷已经下了敕书,那么魏王府就应该设立起来,统领所有的事宜,而节度使衙门则可以主要关注地方上的事宜。

    吴邵刚同意了郝经与张文谦等人的建议。

    朝廷敕封他为魏王,也算是解除了燃眉之急,总是以云川节度使的身份来做事情,不免让下面诸多的官吏嘀咕,以王爷的身份来做事情,下面的官吏肯定安心很多的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